斯皮加街精品店向歌剧致敬

Dolce&Gabbana米兰精品店橱窗化作歌剧舞台

dolce-gabbana-windows-via-spiga-milan-opera-HERO

十二月 2016

阅读时长0分钟

2016/17米兰歌剧季于12月7日随《蝴蝶夫人》的公演盛大开幕,为庆祝此盛事,斯皮加街2号精品店装饰13部意大利歌剧的微缩场景。

 

Dolce&Gabbana对歌剧的热爱由来已久。巴洛克式奢华富丽的原创作品和服装、富有戏剧张力的情节、情感激荡的音乐及饱含诗意的歌词,尽皆融入那个充满美感与热情的世界。设计师浸润其中,汲取创作养分和灵感。

除了在过去资助与歌剧相关的项目,例如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数字剧本活动,继2015年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托斯卡尼尼大厅举办Alta Moda系列时尚秀后,品牌成为剧院的创始支持者(Fondatore Sostenitore),向这座作为文化、音乐和舞蹈的综合象征的著名剧院致以真诚的敬意。

 

2016/17米兰歌剧季于12月7日随《蝴蝶夫人》的公演盛大开幕,为庆祝此盛事,斯皮加街2号精品店装饰13部意大利歌剧的微缩场景。

《塞维利亚的理发师》Gioachino Rossini1816

《塞维利亚的理发师》(Barber of Seville),又名《徒劳的防备》(The Futile Precaution),是一部经典二幕喜歌剧,由Gioachino Rossini作曲,Cesare Sterbini作词,以Pierre Beaumarchais的法国喜剧《Le Barbier de Séville》(1775年)为蓝本创作而成。Rossini版的歌剧于1816年在罗马阿根廷剧院(Teatro Argentina)首演。《塞维利亚的理发师》拥有莎士比亚喜剧式的阴差阳错的情节,被证明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喜剧作品之一,即使200年后,依然被视作喜歌剧的巅峰之作。剧情讲述一个三角恋的故事,年轻富有的公爵(喜欢伪装)爱上了年轻富有的被监护的少女,她亦倾心于公爵,但却被许给一个脾气暴躁的老头,老头更在乎她的嫁妆而非她的心。理发师Figaro无意间成为这对年轻情侣的盟友,亦是对手的仆人……

 

《灰姑娘》,Gioachino Rossini1817

《La Cenerentola, ossia La bontà in trionfo》(《灰姑娘》,又名《善良的胜利》),是Gioachino Rossini的两幕诙谐戏剧。剧本由Jacopo Ferretti根据Charles Perrault的童话故事《灰姑娘》创作。继《塞维利亚的理发师》前一年大获成功后,Rossini在25岁时创作了《灰姑娘》。Rossini在三周内完成《灰姑娘》的谱曲,里面含有多个被视为他最出色的独唱和重唱作品的唱段,尽管他后来重新编改作品,1820年的花腔咏叹调《La, del ciel nell’arcano profondo》(在天堂神秘的深处)自首演后成为标准曲目。Rossini的《灰姑娘》与众所周知的童话故事版本略有不同:邪恶的继母被邪恶的继父Don Magnifico所取代。神话元素被更现实的人物替代,仙女教母替换为哲学家暨王子教师Alidoro,灰姑娘的信物由玻璃鞋改为手镯。

《诺尔玛》,Vincenzo Bellini1831

《诺尔玛》(Norma)是Vincenzo Bellini最受欢迎的歌剧名作之一。这部以Norma为主角的悲剧歌剧脚本由Felice Romani创作,灵感来自Alexandre Soumet的悲剧《Norma, ou L’infanticide》(诺尔玛,或杀婴)。1831年,该剧在米兰首演,令观众为之心醉神迷。《诺尔玛》被视为美声唱腔的典范之作,多位重量级女高音歌手曾演绎这部作品,其中Maria Callas曾89次出演Norma,以令人惊叹的咏叹调《圣洁女神》(Casta Diva)让观众热泪盈眶。故事发生在公元前1世纪的高卢,当时罗马人正在和德鲁伊族人交战。尽管处于敌对阵营,罗马总督Pollione和德鲁伊女祭司Norma却相爱并生下两个私生子。歌剧的开头,Norma发现总督已移情别恋,爱上一个更年轻的德鲁伊女祭司。剧情在多个层面层层展开,结局注定是悲剧,但探索了女性友谊等重要的主题。

 

《圣女贞德》Giuseppe Verdi1845

Verdi于1845年对经典《圣女贞德》(Joan of Arc)的诠释,虽然不是他最受赞誉的歌剧作品,但是深深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之中。这部三幕歌剧由Temistocle Solera创作剧本(《纳布科》(Nabucco)的剧本亦出自他之手),是Verdi的第七部歌剧作品。歌剧部分反映了圣女贞德的故事,基于Friedrich von Schiller的剧作《奥尔良之女》(Die Jungfrau von Orleans)大幅改写而成。尽管该剧于1845年在米兰首演且其后连场演出,但Verdi的《圣女贞德》并非他最为人称颂的作品。其咏叹调,尤其是女高音部分独具一格,事实上,Renata Tebaldi于1951年的表演令这部歌剧重新风靡一时,尽管该剧在现代较少演出。

《弄臣》Giuseppe Verdi1847

Giuseppe Verdi的《弄臣》(Rigoletto)剧本由Francesco Maria Piave根据Victor Hugo的剧作《国王寻乐》(Le roi s’amuse)改编而成。尽管一开始遭到当时控制意大利北部剧院的奥地利审查官的禁演,但1851年3月11日在威尼斯凤凰剧院(La Fenice)的首演大获成功。事实上,这是自1847年《麦克白》(Macbeth)在佛罗伦萨首演后,Verdi在意大利首个大获成功的剧目。故事发生在16世纪的曼图亚,主要人物是风流成性的公爵、他的弄臣Rigoletto及他的女儿Gilda。Gilda一直(特意)被藏于家中,以保终生免遭公爵的觊觎。Rigoletto尖酸刻薄,对被公爵伤害的朝臣的不幸百般羞辱,但随着剧情发展,一系列的巧遇、误会、突变及杀手将永远改变他们的命运。

 

《茶花女》Giuseppe Verdi1853

Verdi的《茶花女》(La Traviata)盛名远播,无需赘言。《茶花女》是今天最受欢迎和喜爱的歌剧之一,通过爱来救赎、因偏见而产生的误解等主题,以及以梦幻音乐为背景的最终宽恕,使《茶花女》牢牢地扎根在每一个歌剧爱好者和歌剧初学者的心中。Francesco Maria Piave的剧本根据小仲马的小说《茶花女》(Dame aux Camélias)改编而成。Alfredo和Violetta是19世纪凄美爱情的典范。尽管剧中优美动人的咏叹调比比皆是,但第一幕的合唱《饮酒歌》(Libiamo ne’ lieti calici)成为备受推崇的传奇神曲。

《西西里晚祷》Giuseppe Verdi1855

成熟的Verdi为巴黎歌剧院的观众创作了《西西里晚祷》(最广为人知的剧名是《Les vêpres siciliennes》)。Verdi意图改变意大利歌剧的风格,创造新的内容,以迎合以创新品味著称的观众。这部广受好评的5幕(和一幕芭蕾舞)歌剧以1282年西西里人民反抗法国压迫者的晚祷起义为背景。意大利歌剧热情奔放的风格仍然鲜明可感,阴谋诡计、处决、血战和虚假联姻贯穿于历史背景中。剧情发展的故事背景如下:西西里的爱国领袖Procida在法国军队入侵西西里时受伤,被迫流亡。法军将领Montfort奸污了一名西西里妇女,她后来生下儿子Henri。Montfort成为西西里总督,而那位西西里妇女将Henri抚养长大,故意隐瞒Montfort是他的父亲,让他对Montfort充满仇恨。

 

《阿依达》Giuseppe Verdi1871

《阿依达》(Aida)是Verdi受委托为开罗总督歌剧院(Khedivial Opera House)创作,作为开幕当天首演的歌剧。但由于普法战争(1870年到71年)期间的巴黎围城战,场景道具和服装被困在巴黎无法运出,因此首演被推迟,埃及歌剧院开幕当天演出了Verdi的《弄臣》。《阿依达》最终于1871年在埃及上演。剧情与Metastasio的《La Nitteti》(1756年)无意中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,但剧本被认为出自Temistocle Solera之手:埃及人俘虏并奴役了努比亚公主Aida,将军Radamès在对Aida的爱和对法老的忠诚之间艰难抉择。法老的女儿Amneris深爱着Radamès,尽管后者对她无动于衷。悲惨的爱情故事随着Radamès不断在他的浪漫情思和忠诚之心之间摇摆,层层递进。今天,这部作品在歌剧界占据核心地位,每年在世界各地演出:自1886年以来,仅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就上演了1100多次。

《乡村骑士》Pietro Mascagni1890

《乡村骑士》(Cavalleria rusticana)是Pietro Mascagni的独幕歌剧,改编自Giovanni Verga的短篇小说,其诞生可谓机缘巧合。米兰音乐出版商Edoardo Sonzogno宣布举办一场比赛,面向所有未有过登台演出的歌剧作品的年轻意大利作曲家:为比赛专门创作的前三名歌剧作品将由Sonzogno出资在罗马公演。Mascagni在朋友Giovanni Targioni-Tozzetti的帮助下,仅用两个月时间完成《乡村骑士》的谱曲,并赢得比赛,在首演之夜获全场起立鼓掌致意。《乡村骑士》是经典真实主义歌剧作品之一,讲述发生在西西里的一个小村庄里的关于荣誉得失的故事。由于时长较短,Mascagni的歌剧经常与Leoncavallo的《丑角》(Pagliacci)一起演出。《乡村骑士》间奏曲中最著名的咏叹调,就在城镇广场的最后一幕之前。

 

《波西米亚人》,Giacomo Puccini1896

《波西米亚人》(La bohème)是Giacomo Puccini根据Luigi Illica和Giuseppe Giacosa以Henri Murger的《波西米亚生活场景》(Scènes de la vie de bohème)为基础改编的意大利文剧本而作曲。然而,剧本的灵感不是小说或戏剧,而是一系列小插曲的集合,这些小插曲被组合成带有情节的歌剧,令人耳目一新。这部歌剧的吸引力更多地来自它所呈现的生活方式,而非现实的情节。虽然人物略显空虚,故事有点俗套,但在全世界大获成功,长演不衰。Puccini的批评者(他有很多批评者)亦指出,音乐缺乏细腻回味,(这属于主观偏见),尽管咏叹调《你那双冰冷的小手》(Che gelida manina)令人荡气回肠。

 

《托斯卡》Gicomo Puccin1900

Giacomo Puccini的《托斯卡》(Tosca)不同寻常地混合了现代历史、美色和腐败等题材。歌剧脚本由Luigi Illica和Giuseppe Giacosa创作,改编自法国剧作家Sardou 1889年在意大利巡演时大获成功的同名戏剧。故事为历史增添了一丝虚构色彩,故事背景设定在拿破仑战争时期拿破仑入侵意大利,获得马伦戈战役大捷(1800年)。这部歌剧政治色彩浓厚,由于罗马的动乱,导致首演被推迟。虚构的女高音歌唱家Tosca和她与政治画家Cavaradossi的情事,以及他们所遭受的当权者的压迫,虽然没有受到评论家的欢迎,但却深深地打动了观众。这部歌剧被归为通俗剧,结局当然不尽人意。有趣的是,这部歌剧也是Maria Callas在1965年皇家歌剧院的特别慈善演出中最后一次登台演出的剧目,而Luciano Pavarotti在2004年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扮演的Cavaradossi也是他的谢幕之作。聆听男高音咏叹调《今夜星光灿烂》(E lucevan le stelle),感受歌剧的意境;让自己的情感随着戏剧化的音调、夸张的恐惧不安及非常真实的情态跌宕起伏。

《图兰朵》Giacomo PucciniFranco Alfano1926

《图兰朵》(Turandot)是由Giacomo Puccini作曲、由Franco Alfano续写完成的三幕歌剧,意大利文剧本由Giuseppe Adami和Renato Simoni创作。尽管Puccini最初对此题材产生兴趣源于阅读Friedrich Schiller于1801年的改编剧作,但他的作品主要以Carlo Gozzi的早期文本《图兰朵》为基础。原始故事取自12世纪波斯诗人Nizami的叙事诗《Haft Peykar》(七美人)中的Turan-Dokht(图兰之女)。这部歌剧的故事则发生在中国。王子Calaf爱上了公主Turandot。这位公主对择婿非常挑剔。求娶公主者,必须猜对三道谜语,答错便会被处死。Calaf成功猜出谜底,但Turandot依然拒婚。于是王子自己出了一道谜题,只要公主在天亮前猜对他的名字,他便在破晓时赴死。那天夜晚,Calaf吟唱了令人难忘的《今夜无人入睡》(Nessun Dorma)。这首歌曲在歌剧史上青史流芳,受到全世界的赞誉。1924年,Puccini去世时尚未完成这部歌剧,后于1926年由Franco Alfano续写完成。该剧于1926年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(Teatro alla Scala)首演,由传奇大师Arturo Toscanini担任指挥。

 

《蝴蝶夫人》,Giacomo Puccini1904

Puccini的《蝴蝶夫人》(Madama Butterfly)有着漫长而复杂的历史,尽管它是最富悲剧色彩、深受作曲家本人钟爱的歌剧之一。剧本以John Luther Long的短篇小说《蝴蝶夫人》(1898年)和Pierre Loti于1887年创作的法国小说《菊夫人》(Madame Chrysanthème)为蓝本。初版为二幕歌剧,于1904年2月17日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首演,但反响不佳。Puccini随后又重写了5次,终版于1907年首演,成为今天演出次数最多的版本。这是一个悲剧故事:年轻的日本女孩蝴蝶姑娘经婚姻掮客的安排,成为驻日美国军官的妻子。15岁的妙龄少女对婚姻赋予她的“荣誉”兴奋不已,但她的丈夫不过是逢场作戏,因为他仍然希望娶一位美国女子为妻。海军军官Pinkerton离开年轻的新娘回到美国“工作”,数年后方重返日本。当蝴蝶夫人在家痴心等候丈夫归来时,Pinkerton现在已有了一位美国妻子。蝴蝶夫人的忠贞、责任心和爱最终感动了Pinkerton,但悲剧已无可幸免。柔肠百转,催人泪下。